new
center
新闻媒体

氧化镁在玻璃钢中的一般添加量是多少?

氧化镁在玻璃钢中的添加量不是一个固定值,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生产工艺、树脂类型和气候条件动态调整,通常在‌总配方的3%-5%范围‌内设置初始基准,以避免增稠过快或片材发软等问题。以下从关键影响因素和操作建议进行说明:

 ‌添加量优化要点‌

‌常规范围控制‌

添加量一般不超过5%(如3%-5%),过量易导致团聚或增稠过快,影响成型效率;添加不足则可能降低机械强度和表面光亮度。‌气候适应性调整‌‌冬季‌:需提高氧化镁活性(吸碘值偏高位,如100-120mgI/g),添加量可略增(接近5%),以加速反应,防止片材发软或晾不干。‌夏季‌:需降低活性(吸碘值偏低位,如60-80mgI/g),添加量可略减(约3%-4%),避免增稠过快引发操作中断。‌

树脂兼容性‌

不同树脂体系(如乙烯基酯或环氧树脂)

需求各异:

SMC/BMC配方中,氧化镁作为凝固剂,添加量需严格匹配树脂黏度(通常4%-5%以提升界面结合强度)。

若树脂含酸性组分(如氯化物),应降低添加量至3%-4%,防止碱性中和导致性能波动。

操作注意事项‌

‌材料指标验证‌:优先选用专用氧化镁(MgO≥90%、水分≤0.5%、325目筛余物≤0.01%),确保分散性和活性稳定性。‌小试优化‌:批量生产前需小规模测试,调整添加量与吸碘值(60-120mgI/g)的组合,监控凝胶时间和成型效果13。‌避免常见误区‌:含铁或氯化物杂质的工业级氧化镁会降低透明度,必须选用高白度、低杂质专用产品。

通过以上动态调整,可蕞大化氧化镁的增稠、光亮增强及机械性能提升作用,具体方案需结合工厂实际条件定制。

玻璃钢用氧化镁